「創作發生學:感與知的錯位、調頻與重組」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館三樓 S7
時間:4月20日(日)下午13: 00 – 17: 00
策劃人:樊香君、陳雅萍
13:00-14:30
徐哲|從調整到維持:創作實踐中「準備好」的狀態
與談人:王如萍、李明潔
主持人:陳雅萍
14:50-16:20
陳彥斌Fangas Nayaw|意圖編舞與排練現實:從個人誤差到集體校準的時刻
與談人:鄭伊婷、鄭宜芳
主持人:樊香君
16:20-17:00
茶敘與圓桌討論
「實踐作為研究」(Practice as Research)興起於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英國的藝術與設計領域,後各地依其文化與地域特性陸續發展。此研究途徑的興起與後現代思潮緊密相連,影響了人與世界建立連結、溝通甚至知識生產的方法:如何透過實踐作為提問、研究與知識生產的方法。
舞蹈作為兼具藝術性與社會性的活動,參與其中的身體(們)展現其獨特的時間性與空間性,交纏著實踐者主體意識、文化歷史與社會規範下的感知積澱。而以舞蹈創作、表演、排練與素材搜集等實踐作為知識產出的途徑,即是探入創作發生的瞬間,也就是舞蹈實踐中的身體(們)感與知的不斷錯位、調頻與挪移重組。對實踐研究者來說,如何進出、提問、記錄與領會此轉瞬即逝的動態現象,並將身體的緘默經驗公共化、感覺知識化與知識感性化,是為提煉原創性知識潛能的重要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