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蓮英老師獲頒無形文資保存者證書

月份: 2022 年 12 月

  • 星期二 / 30.12

    楊蓮英老師獲頒無形文資保存者證書

    文化局舉辦「藝以人揚—臺北市110年度登錄無形文化資產授證典禮」,為110年傳統表演藝術「京劇」保存者楊蓮英,以及傳統工藝「繩結」保存者陳夏生頒發證書,以表彰兩位臺灣藝師維護發揚傳統文化的努力貢獻。同時文化局現正於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行「藝以人揚——臺北市110年度登錄無形文化資產授證特展」,展出兩位藝師以及大龍峒保安宮等三名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介紹和藝術文化精粹,期盼大眾對饒富意義的傳統文化更增認識與了解。   文化局李麗珠局長在典禮致詞時表示,臺北市政府從民國97年起登錄累積無形文化資產,至今已經累積共23類無形文化資產、36位保存者,非常感謝每位保存者致力投入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推動,陳夏生藝師投身繩結研究超過半世紀,進行繩結的分析,更持續創作新的繩結,本次授證典禮特展中也展出陳夏生老師精彩作品,歡迎大家參觀欣賞;而楊蓮英藝師有京劇首席武旦的稱號,感謝老師四十多年投入京劇演出教學傳承,至今仍然持續與學校及社團合作教學,非常感謝兩位藝師對保存無形文化資產做出卓越貢獻。   陳夏生藝師致詞時提到,傳承繩結技藝的不是她個人,而是相關書籍和流傳的作品,非常感謝相關單位協助出版書籍並翻譯成英文和德文等外語版本;陳藝師也不無驕傲的表示,書籍內將繩結由簡而繁的訣竅和技法都詳細記錄下來,相信繩結工藝是不會失傳的。傳統工藝繩結保存者陳夏生早年因服務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對古物的裝飾產生興趣,時有前漢聲雜誌社社長姚孟嘉訪談報導傳統基本結的編法,結下了她與繩結的不解之緣。陳夏生從古書、古物中研究推敲編結技藝,同時善用其理工背景,對繩結線路組成的邏輯做科學解析,並以幾何代數公式紀錄繩結編法。除了鑽研傳統結藝之外,陳夏生更結合金屬、漆、油彩等多元媒材,創編許多嶄新繩結作品,賦予傳統技藝全新的藝術價值,並自1970年代投入繩結教學推廣,在大學開設課程教授,甚至使繩結列入國、高中家政工藝課程,更出版教學書籍詳實記錄步驟、心得。目前83歲之齡仍持續傳承繩結藝術,讓先人傳下來幾將失落的的古老技藝,因她慧詰的心思,重新賦予生命力。   楊蓮英藝師致詞時表示,非常榮幸能得到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的殊榮,京劇近幾十年來在臺灣不是這麼輝煌,此次獲獎不但對京劇從業者是個鼓勵,對學習京劇的新血更是勉勵,同時表示自己從過去、現在到未來始終如一,會持續將畢生所學傳承下去。傳統表演藝術京劇保存者楊蓮英為目前臺灣最資深京劇武旦演員,長年於各地傳授京劇基本功、武旦、刀馬旦等表演藝術。楊蓮英自大鵬劇校第5期畢業,主修武旦行當,曾向多位名師、名家請益精進,並拜業師蘇盛軾門下,基本功扎實穩健,傳承無數近乎失傳的老戲與冷門戲。她從1970年代開始投身戲曲教學行列,將武旦表演藝術精髓融入其他傳統戲曲各行當中,在京劇舞台上、甚至歌仔戲年輕演員中,許多新秀都受過她指點,培養許多新生代優秀演員。難得的是,她71歲仍親自示範教學,遠赴中南部為歌仔戲團授課,更在各國小、舞蹈團體等擔任社團指導,無私傳授一身絕學、積極推廣扎根傳統戲曲,對人才培育及藝術傳承貢獻良多。   文化局110年公告登錄楊蓮英為臺北市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表演藝術「京劇」保存者,陳夏生登錄為北市無形文化資產傳統工藝「繩結」保存者,同年登錄的還有民俗「大龍峒保安宮保生大帝聖誕慶典」。為讓社會大眾了解兩位藝師畢生傳承傳統藝術的卓越貢獻,以及對「大龍峒保安宮保生大帝聖誕慶典」有更多認識,文化局特以「藝以人揚」為策展核心理念,在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行「藝以人揚——臺北市110年度登錄無形文化資產授證特展」,展期自即日起至12月22日(四),歡迎民眾前來欣賞兩位藝師精彩的藝術成就,及「大龍峒保安宮保生大帝聖誕慶典」,深入感受本市無形文化之美。   資料來源:台北市文化局

  • 123
  • 星期二 / 08.12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碩博士班112學年度招生訊息

    如果妳/你對舞蹈與身體的創作、表演、研究、論述、各種實踐,有濃厚的興趣與企圖心,千萬別錯過報考機會!北藝大舞蹈學院為亞洲頂尖舞蹈院校,有全國最佳藝術與學術師資團隊。涵容八大領域的課群,滿足妳你對於舞蹈的全方位探索;多元的跨域課程與實踐計劃,結合校內各院師資與藝術資源;豐富的國際交流與互訪,更提供連結歐美與亞洲頂尖藝術機構的機會。 三項主修:舞蹈創作(MFA),舞蹈表演(MFA),理論與跨域身體實踐(MA) 八大課群:舞蹈表演實務研究、舞蹈原創性探索、劇場與科藝、劇場實務、文化研究與身體理論、身心科學與應用、表演策展與劇場構作、舞蹈教育與社會實踐 報名日期:111年12月5日(一)至111年12月14日(三)止 17:00截止(一律線上報名) 線上審查專業資料繳交時間:112年1月5日(四)至112年1月27日(五)止 考試日期:112年3月4、5、6日(六~一) 考試方式: 舞蹈學系博士班:錄取2名 (1)書面審查。(2)面試。 舞蹈學系碩士班: 舞蹈表演主修:錄取5名 (1)術科考試(含自選舞段)。(2)面試(寫作、翻譯及提問)。 舞蹈創作主修:錄取3名 (1)術科考試(含編創能力)。(2)書面資料審查。(3)面試(寫作、翻譯及提問)。 理論與跨域身體實踐主修:錄取7名 (1)書面資料審查與提問。(2)研究能力面試。(3)身體即興。 碩博士班112學年度招生簡章連結:https://admissionex.tnua.edu.tw/2022/10/24/112master101/ 如有任何疑義請逕洽研究所葉助教: (02)2896-1000#3312 E-maill: guolong@dance.tnua.edu.tw ============================= 舞蹈學系助教 葉國隆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TNUA EDM出處: 舞作:張曉雄 『哀歌』 攝影:張家豪 平面設計:李治達

  • 123
  • 星期二 / 08.12
  • 123
  • 星期二 / 02.12

    《北藝人40系列論壇》 – 當代風潮座談:何曉玫X 布拉瑞陽X 鄭宗龍

    《北藝40系列論壇》 - 當代風潮座談:何曉玫X 布拉瑞陽X 鄭宗龍 主持人:古名伸 與談人:何曉玫,布拉瑞陽,鄭宗龍 2022.11.12 北藝大舞蹈廳 座談安排在週六非常精彩的《當代風潮》演出後,由古名伸擔綱主持人,以生動有趣且即興的方式與對談人交流與問答。 當代風潮系列包含了何曉玫《極相林》、布拉瑞揚舞團《漂亮漂亮》和鄭宗龍《一個藍色的地方》。三位傑出編舞家,同時也是北藝大的校友何曉玫、布拉瑞揚與鄭宗龍,在創作生涯裡揉合了專業舞蹈訓練的養分、個人生命經驗以及長期對臺灣社會狀態的關注。編舞家在舞作中注入對於生命、身體、族群、文化的反思與扣問,從舞臺元素到身體語彙,完全映照並回答臺灣當代舞蹈和北藝大《當化風潮》的主題脈絡。 古老師一開始便丟出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給三位編舞家:「當代」是什麼?鄭宗龍表示「當代」應該是流動的,現在的,雖然《一個藍色的地方》是九年前的作品,但事隔多年後由北藝大的學生/舞者重新演繹,作品被重新賦予意義,那就是當代的。布拉瑞揚則表示自己從台北回到台東,從城市回到部落,面對不一樣的舞者,他的課題就是如何發現每個人身上的特質與身體性,我們的生活與舞蹈是緊緊的扣在一起,每天發生的一切都是當下的。何曉玫卻沒有特別去想什麼是當代,她認為在科技的世代,我們的身體性和樣貌是什麼,我們需要的舞蹈又是什麼?而她發現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洪流世界當中,舞蹈或是身體正是不可取代的。 隨後三位編舞家也各自講述自己的作品,《一個藍色的地方》是鄭宗龍於2012去紐約學習,在一個語言不通的地方,自閉和焦慮成為了他最貼切的自身狀態,某一天在天亮前的那片天空,從淺藍到黑色,在攝影稱為魔術時間, 在法語裡被形容為狼跟狗的時間。回到台灣後的他編創了這首作品,時隔九年,由兩代舞者不同的演繹,從動作的表達到年齡的差異性,都讓他反思作品有著許多不一樣的可能。 《漂亮漂亮》則是布拉瑞揚在2016年舞團被颱風催毁,舞蹈上的背景大帆布和舞者穿的雨鞋都是當時的狀態,他們也因為這樣,從舞蹈室跑到户外排舞與工作,作品就是透過生活原本的樣子去創作,如何運用舞者的身體特色,誠實性非常重要,以及通過傳統歌謠、人與人之間的包容性和互相支持,成為了這支舞作的重心。何曉玫則反思藝術跟宗教的關係是什麼,人們一直被輸入,被教美是什麼?《極相林》是透過超極限地去限制身體,通過動作的液態狀態找到流動的身體。 古名伸最後總結:「在當代的範疇裡,身體性以及生命的狀態的分享是很重要的。舞蹈除了在表演裡得到認同,在舞蹈實行中也可以得到療癒的結果,從《當代風潮》這麼不一樣的三首作品,從地上到無形,從精神到生命,當代藝術的可貴也許就是來自多元,包容性和多樣性。   文字:「專題討論課程研究生提供」

  • 123